当时秦皇嬴政的反应也十分值得耐人寻味!
在封禅途中秦皇面对儒生的冷嘲热讽勃然大怒,甚至不遵循周礼,独自安排祭天仪式。
可在泗水河畔面对儒生们的再次嘲讽,秦皇一言不发,仿佛默认了一般,面色阴沉的拂袖而去,并未对一众儒生做出任何惩罚!
秦皇嬴政的这番举动更加助长了儒生们的嚣张气焰,在他们看来秦皇这是心虚了,所以才会哑口无言!
没多久秦皇便灰溜溜的走了……留下一众儒生在泗水得意洋洋,他们认为秦皇这是自知失德无颜待下去。
那句秦国失德也是从这时逐渐流传出去的……
流言乃是夺命的刀,在儒生不遗余力的宣传之下,秦国失德这件事,广为流传。
但秦皇反应一直平平,因为这是秦皇故意做给天下人看的,在背后又他自己的算计!
夏朝和商朝都是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禹相当于联盟的首领,大禹铸造九鼎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德行和权威,把天下分为九州,而州部落则各自为政,到周朝之后实行地方分封制,各诸侯国向周天子称臣,所以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周相当于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而诸侯国实际掌握着各自的军政大权,这也是周朝灭亡的根源。秦始皇嬴政正是看明白了这一切,所以才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地方没有军政大权,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