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回到学院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加急召开领导班子例会,讨论今年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项目提名’。
学校卡在周五之前发布推优通知,却要求各学院赶在下周二之前完成提名。
十分高效,符合教务一贯的行事风格。
我拿着小程老师刚印好还热乎着的红头文件,皱着眉头细细研读。
即便是同一项目的评奖评优,国家、省市政府、学校每年的遴选制度也会在大同小异的框架中,给出细微的差异;且直到填写申报材料前几日才下发。
原因无他,差异等于导向,国家鼓励研究学者朝某一方向走,却不希望大家像对标一样完成任务。
教育部的想法十分周全,唯一为人诟病,也就只有面前这加班加点的一桌人:AJ、唐书记、严立博、余卫平、程春杰、我和各系三位正主任。
“奖项分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提名项目所含技术内容(包括发现点、发明点、创新点及其专利和论文等支撑材料)应未在国家奖、省部级获奖项目中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