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瓜州古渡,金山远望。江南的仲夏,炎热异常,几匹战马飞奔冲上金山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大江如同一条白练静静东去,奔流入海。
当中一人乌纱黄袍,面圆口方,胸前飘撒着络腮长须。不是别人,正是靖难始作俑者燕王朱棣。在他左边马上坐着一名老僧,正是道衍和尚,在他的右边是悍将邱福、谭渊。
面对滔滔江水,朱棣心潮翻滚,他先是下马朝应天方向拜了三拜,然后站起来用手中马鞭指着长江道:“不渡此江数年矣,却不知道还有今日。”
众人一起下马,站在他的身后,道衍和尚三角眼似睁非睁,嘴里吐出几个字:“天命所归。”众将一同行礼:“殿下天命所归。”
朱棣突然哈哈大笑:“孤今日站在这里,还有谁能阻挡!”
三日前,燕军抵达扬州外围,燕王派都指挥吴玉道扬州诏谕。扬州卫都指挥王礼早被燕军军威吓得魂飞天外,便力主举城投降。监察御史王彬和指挥崇刚立刻将王礼下狱,王礼的弟弟王宗煽动扬州卫兵马造反,买通王彬身边贴身护卫,在王彬沐浴之时,护卫撤走,乱兵攻入府衙捉住王彬,崇刚率本部人马力斗哗变官兵,力竭而亡。王宗救出王礼献城降了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