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对于古代的探矿技术有些误会,他以为古代人对于地质学几乎是一窍不通,找矿全都是靠运气,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远在春秋战国之时,《管子》一书中就介绍了一些寻矿的基本方法,后来的《博物志》、《地镜图》等书都对探矿有专门的介绍,而且其中的说法也大都符合科学原理,可以说是古人对地质学的一大贡献。
也正是中国古人对于地质学的认识,所以大明国内对于探矿方面的人才虽然不多,但却也不是没有,比如王守仁就认识一位在探矿方面有着专长的学者,他在听到周重对探矿之事表示的担忧后,立刻就把此人介绍给了周重。
松江府通往南京江阴县的官道上,周重与王守仁坐在一辆宽大的马车上,两人边走边聊,聊天的内容却是关于一个人,也就是之前王守仁推荐的探矿大家,此人姓徐名纳,字南山,就住在南京江阴县中,平时除了闭门读书,教导几个弟子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大明各地游历,这次王守仁知道对方刚好就在家里,于是才向周重推荐了对方,打算让这个人担任总督府派往南洋的探矿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