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恪前世读书时,每每看到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便不禁心驰神往。
从八世纪中后期,一直到十世纪前期,也就是从唐末到本朝真宗年间,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在几代阿拉伯君王的大力赞助下,阿拉伯人疯狂的搜集世界各国的古籍图书,重金聘请世界各国的学者,集中到巴格达来,翻译整理这些著作。
在阿巴斯王朝,翻译被制定为一项政治和国策,而不再取决于这位哈里发或那位王子的意愿。对于所翻译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包括了古代文明的绝大部分知识领域。
当时的翻译口号是:‘智慧是信士丢弃物,谁发现,谁要捡起!’
在阿拔斯王朝,译书已成为国家的一项主要事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智慧馆,组织人力搜集古籍。从各地聘请大批翻译家,不论种族、信仰和肤色。只要有真才实学,给予高官厚禄,命其专职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