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转化引力专利申请已受理,公布详细的实验方法

人工场就是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的引力场。

要想人工场在地球上变成现实,最关键的是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试验成功。

历经39年黑暗中摸索,本人与2023年11月2日凌晨4点,在地下室试验首次发现了加速运动正电荷产生了微弱的引力场效应。

后来有江苏南京的网友帮我租下隔壁的房子,使我建立了一个“张祥前电磁转化引力实验室”。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反复的实验。

2024年3月1日,我试验中首次发现磁场变化令一切材料的物体旋转。

我最终确定:

1,加速运动正电荷产生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引力场。

2,磁场变化产生的引力场可以令一切物体旋转。

前一段时间,南京帮我租房子建实验室的网友,再一次出资,帮我申请了专利。

昨天,北京的专利申请代理机构发来消息说,我的《一种电磁转化引力场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已经被国家专利局正式接受,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的文本在3月12日正式下来。

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虽然不等于专利证书【专利证书要1—2年才能够下来】。

但是,如果现在有人重复了张祥前电磁转化引力场的试验,再去申请专利,就无法通过。

如果改进了张祥前的试验方法,再去申请专利,有可能被通过,不过, 我申请的专利仍然在。

也就是说,我现在申请这个电磁转化引力场的发明专利,未来不见得就一定能够赚钱【因为一个专利无法覆盖,要申请很多专利才可以覆盖,别人很容易绕过这个专利】,但是,可以证明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现电磁转化引力场试验的人。就像法拉第被公认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的人。

相关的论文我也发到了中科院的一个网站上,上面有时间记录,将来都可以证明我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发现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人。

我曾经答应了网友,一旦专利申请号下来,就公布详细的试验方法。

下面我介绍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详细试验方法。

今天只介绍变化磁场令一切物体旋转的试验方法,电场变化令物体直线运动的详细试验方法,下一次介绍。

准备一个长2米带绝缘皮的铜芯【直径2毫米】导线,绕成直径3厘米的螺旋管。如下图:

将螺旋管两端接在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并将螺旋管从中间剪断,如下图所示垂直放置:

两个螺旋管不接触,相隔一厘米左右。

螺旋导线被剪断的两个端点【另外两个端点连接在直流高压电源的正负极上,也要用绝缘胶布包好】要用AB胶或者环氧树脂胶封起来,防止导线电离空间,产生离子风。

也可以用一个软塑料管把导线的两个端点套起来,如下图:

螺旋管连接的直流电源可以用两个并联的高压包。

在下图中,

并排垂直放置的两个螺旋管上面,用棉细线悬挂一个长25厘米,直径2厘米的聚乙烯棒【可以是任意一种材料,但是,要轻】,并且不贴上螺旋管。

当按下电源开关,我发现悬挂物旋转了起来。

我在真空玻璃罐里用棉细线吊一个聚乙烯小球,真空罐放在以上的两个螺旋管上,按下电源开关,悬挂物同样旋转运动。

直流高压电源,可以选用两个高压包【输入7.4v,输出 2000kv,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高,商家虚标】,从淘宝上搜“7.4v 2000kv高压发生器”可以买到。

两个高压包的并联方法:

高压包的红白两个细线是高压包电压输入端,红色是正极,白色是负极。两个粗红线是高压输出端。

将输入端两个红线拧在一起,连接在直流可调电源正极上,也可以连接在5个1.5伏串联的南孚电池上。白线拧在一起连接负极。

区别高压包的高压输出端正负极的方法【有的厂家用红色表示输出端正极,黑色表示负极,大部分厂家没有分开】:

将高压包高压输出端的两个粗红线一字排开,间隔8之10厘米,下面点上蜡烛,合上电源,火焰偏向那一边,就是高压包高压输出端的负极。

欢迎高校、研究所、个人、企业与我合作,继续完善电磁转化引力场实验。

未来的试验主要有:

加强抑制离子风效应、静电马达效应、极化效应。

旋转方向和电源正负极的强关联,以及电磁转化引力场效应的加强、真空条件下的试验。

开发初级产品等。

【附录】下面是变化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理论推导【对数学推导不感兴趣的网友划走】

磁场是电荷运动时电场的变化形成的,电场变化能够产生引力场,那理论上讲磁场变化同样能够产生引力场。

电荷匀速直线运动产生的是均匀磁场,电荷加速运动的时产生但是变化磁场,所以,变化磁场应该也可以产生引力场。

电场是直线的,产生的引力场也是直线的,悬挂物应该直线运动。而磁场是环绕,产生的引力场应该让悬挂物旋转起来。

自从电场变化产生引力场的实验成功,我就着手进行磁场变化直接产生引力场的实验。

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和反复的摸索,今天【2024年3月1日】上午,我用变化磁场产生引力场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

以上试验的关键是通电线圈线路要断开!

一旦线路断开,产生的磁场强度大大降低,为什么要断开?

因为变化磁场产生引力场的根源是正电荷原地加速振动,产生一个扭曲的、以光速向外传播的正电场,这个正电场包含了引力场和磁场,三者相互垂直。

这个扭曲正电场可以从螺旋管断开处释放出来,如果没有断开点,扭曲电场就沿着导线分布,导线外分布的量接近于零。

我来回顾一下加速运动正电荷产生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引力场的实验。

在下图中,

正负极之间不接触,相隔一定距离,套上有机玻璃管,用细线悬挂一个轻小薄片状物体,中心打孔,套在有机玻璃管上,但不接触有机玻璃管,处于正负极空隙的中间位置上。

当正负极连接高压直流电源,按下电源开关瞬间,悬挂物向正极方向运动。

掉转正负极,悬挂物仍然向正极方向运动。

当按下开关瞬间,线路中正电荷加速运动,在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包含了引力场,这个引力场令悬挂物加速运动。

套上有机玻璃管,是防止离子风效应和静电马达效应。让悬挂物是薄片状,为了抑制悬挂物的极化效应和退极化效应。

这个试验最近本人在真空条件下也取得成功。

以下是变化的电磁场产生引力场的理论推导过程。

1,基本假设

宇宙任何物体,周围空间总是以矢量光速C’【本文大写字母为矢量】、以圆柱状螺旋式向四周发散运动。

圆柱状螺旋式运动的直线运动部分是电场,旋转运动部分是磁场,旋转指向中心轴线的加速度是引力场。

三场相互垂直。

详细的论证见本人的《统一场论》,可以向本人索取电子版《统一场论》资料。

静止物体周围也有磁场,只是在一个曲面上多少磁场线穿进去,就有多少磁场线穿出来,而相互抵消了,对外不显效应。

以上基本假设提到了空间本身在运动。为了描述空间本身的运动,我们把空间分割成许多个小块,每一个小块叫空间点,通过描述空间点的运动,就可以描述空间本身的运动。

以上基本假设提到了矢量光速,本文认为光速可以扩展到矢量,矢量光速的方向可以变化,模是标量光速,用小写字母c表示,c不变。

当物体粒子o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静止,周围一个空间点p以矢量光速C’向四周发散运动,当o点以速度V相对于我们运动,p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的速度我们用矢量光速C表示。

C’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和C的关系是否符合相对论的洛伦茨变换?

按照洛伦茨的速度变换,C’的三个分量Cx’,Cy’, Cz’和C的三个分量Cx,Cy,Cz满足的关系为:

Cx’ = (Cx – v)/[1- (Cx v/c²)]

Cy’ = [Cy√(1-v²/c²)]/ [1- (Cx v/c²)]

Cz’ = [Cz√(1-v²/c²)]/ [1- (Cx v/c²)]

由以上可以导出:

(Cx’)²+(Cy’)²+(Cy’)²

= [(Cx– v)²+ Cy²(1-v²/c²) + Cz²(1-v²/c²) ]/[1- (Cx v/c²)]²

= c²c²[Cx²+ Cy²+ Cz²-2 Cx v+ v²-(c²-Cx²)v²/c²]/(c²-Cx v)²

= c²c²[c²-2 Cx v+ v²-(c²-Cx²)v²/c²]/(c²-Cx v)²

= c²[c²c²-2 c²Cx v+ Cx²v²]/(c²-Cx v)²

= c²

由此导出矢量光速C和C’满足以下关系:

C’·C’ = C·C = c²

C和C’方向不一样,但是,数量是一样的。

当o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的时候,设p点相对于o点的速度为U,由于C是U和V的合成,也就是

C=U+V

所以:

U=C-V

2,认识引力场

我们站在地球上,随手放下一块石头,石头以加速度自由落体向地球中心坠落。

如果没有石头,石头所在的空间仍然以那种方式在向地球中心坠落。

引力场的本质就是物体周围空间本身向物体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引力场有两个重要的性质:

由物体指向引力场中的一点【我们叫场点,或者叫考察点】的位置矢量,与引力场方向相反。

引力场可以对一切材料构成的物体有加速作用。

3,认识磁场

人类发现,带电粒子相对于我们观察者以匀速直线运动引起电场变化,电场变化部分可以认为就是磁场,也就是随速度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在下图中,一个相对于我们静止的正电荷粒子o点,在周围空间点p处产生了静电场E’。当o点相对于我们观察者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产生磁场B。

这个磁场的本质就是空间以矢量速度V为中心轴线在旋转,B的旋转和V满足右手螺旋关系。

B = V×E/c²

按照矢量叉乘和斯托克斯定理排列顺序的习惯,y叉乘以z形成了x方向上的矢量面元,z叉乘以x形成了沿y方向的矢量面元,x叉乘以y形成了沿z方向的矢量面元,三个分量满足以下右手螺旋关系:

Bx = 0

By = -V×Ez/c²

Bz = V×Ey/c²

o点是正电荷,Ez是o点产生的正电场沿z轴的分量,Ey是y轴上的分量。

o点产生的正电场由o点指向p点,由前面的基本假设,o点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时候,在p点正好有一个相反的速度-V。

如果我们考察点设定在p点,则以上右手螺旋关系要改成左手螺旋关系:

Bx = 0

By = V×Ez/c²

Bz =﹣V×Ey/c²

当我们分析空间某处p点的运动情况,用这个分量公式更直接方便。

4,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和引力场

设想一个点电荷o点,在0时刻从原点出发,相对于我们观测者以匀速度V【标量为v】沿x轴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o点在周围任意一个空间点p处产生了运动电场E、均匀磁场B:

B= V×E/c²

当o点相对于我们以加速度-A沿x轴正方向运动,电荷o在周围任意一个空间点p处产生了运动电场E、不均匀磁场dB/dt 和引力场 A。

我们以空间某处p点为考察点,将磁场定义方程B= V×E/c²对时间t求全导数,有:

dB/dt=dV/dt×E/c²+(V×dE/dt)/c²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dB/dt= (V×dE/dt)/c²表示的是:磁场变化产生变化的电场,也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作为对应,dB/dt=dV/dt×E/c²应该是变化磁场产生引力场。

因为dV/dt=A是空间点p的加速度,按照前面我们对引力场的认识,空间本身的加速度等价于引力场。

我们首先证明dB/dt= (V×dE/dt)/c²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由于考察点不再o点上,而在空间点p上,所以,磁场B和电场E的关系,我们采用左手螺旋式:

Bx = 0

By =(v/c²)Ez

Bz = -(v/c²)Ey

dB/dt= (V×dE/dt)/c²的三个分量如下:

∂Bx/∂t = 0

∂By/∂t =(v ∂Ez/∂t)/c²

∂Bz/∂t = -(v ∂Ey/∂t)/c²

由静电场旋度为零∂Ex’/∂z’ - ∂Ez’/∂x’=0,和洛伦茨正变换中的Ex= Ex’,∂z’ =∂z,γEz’= Ez,∂/γ∂x=∂/∂x’,γ=1/√(1- v²/c²),得到:

∂Ex/∂z–(1/γ²)∂Ez/∂x = 0

∂Ex/∂z–(1- v²/c²)∂Ez/∂x = 0

∂Ex/∂z–∂Ez/∂x = -(v²/c²)∂Ez/∂x

由dv/dt=v, 得到v ∂/∂x = ∂/ ∂t,所以:

∂Ex/∂z–∂Ez/∂x = -(v/c²)∂Ez/∂t

由静电场旋度为零∂Ey’/∂x’ - ∂Ex’/∂y’=0,和洛伦茨正变换中的Ex= Ex’,∂z’ =∂z,γEy’= Ey,∂/γ∂x=∂/∂x’,γ=1/√(1- v²/c²),得到:

(1/γ²)∂Ey/∂x –∂Ex/∂y = 0

∂Ey/∂x–∂Ex/∂y- (v²/c²)∂Ey∂x = 0

由dv/dt=v, 得到v ∂/∂x = ∂/ ∂t,所以:

∂Ey/∂x–∂Ex/∂y = (v/c²)∂Ey/∂t

把这两个式子和上面的dB/dt= (V×dE/dt)/c²的三个分量:

∂Bx/∂t = 0

∂By/∂t =(v ∂Ez/∂t)/c²

∂Bz/∂t = -(v ∂Ey/∂t)/c²

对比,可以得到:

∂Ez/∂y–∂Ey/∂z = 0

∂Ex/∂z–∂Ez/∂x = - ∂By/∂t

∂Ey/∂x–∂Ex/∂y = - ∂Bz/∂t

合并以上三式,正是法拉第电磁感应方程:

∇×E= - ∂B/∂t

下面我们对磁场B变化产生引力场A方程dB/dt=(dV/dt)×E/c²展开分析。

该方程的三个分量如下:

∂Bx/∂t = 0

∂By/∂t =(∂V/∂t) ×Ez/c²=A ×Ez/c²

∂Bz/∂t = -(∂V/∂t) ×Ey/c²= - A×Ey/c²

其中A的方向是空间点p的加速度方向,是固定的,和x轴正方向相反。

A前面出现的正负号差别,是Ez、Ey、By、Bz造成的,不能根据正负号认为A是环绕的。

以上方程可以写为dB/dt=A×E/c²,对这个方程可以理解为:

正电荷o点沿x轴正方向加速运动的时候,在周围空间任意一点p处,产生了变化的磁场∂B/∂t、电场E和沿加速度方向相反的引力场A。

A、E、∂B/∂t三者相互垂直,满足叉乘关系,构建了一个圆柱状螺旋式,统一场论中,场的本质就是以圆柱状螺旋式运动的空间。